書寫生命

啊,是國慶了麼?對於國慶,我最深刻的一項記憶便是,國二的時候,導師在國文上,出了一個題目叫「國慶速寫」。

看到這個題目,我當下便決定寫新詩。

向來對於作文過於耿懷的我,盼啊盼的,莫過於老師發下作文後的評語和分數。

結果記憶中分數是80,評語卻是「如出於己手,本文乃屬佳作。」

看到這樣的評語,我淚如暴雨,老師怎麼不相信是我寫的呢?那首詩自然揮就,也並不難啊!怎麼不是出於我手?

講台上老師似乎看到我的淚落,我自發地前往,遞出我的作文,跟老師說,這首新詩,的確是我自己寫的。

老師尷尬地微微笑著,幫我刪去了那句評語;我知道老師不是故意誤會我,只是那時候,班上的作文高手輩出,我的文章,並不是最受這位老師青睞的。

文章是這樣的,跟講話投不投機一樣!你天生就長這樣,有人喜歡你,也會有很多人對你沒感覺,只覺得你就是千花萬色裡的一色一瓣,既不能引動關注,亦不能吸引對方的目光。

而這一路走來,我仍是我,雖然,在我的本名上,掛著一個鄒馥曲的名號,但我仍是那個,從小在小圓凳上扮家家酒,在梨山的山坳裡,酷愛用腦袋編織想像的人。

雖然這個人,已經走了迢迢的人生路,但心志不改,愛好也難遷;彷彿千山萬水,只為一人編著故事,便也覺得值了吧?

今晚,2021年10月10日凌晨,出版社遞來了一個消息,我的維基百科條目被刪了,表面原因是,我受的關注度不夠?實際裡,出版社暗示,可能是一開始幫我編條目,強調了我的國籍是中華民國。出版社的人說,現今在台灣的維基百科,連中國時報這樣的大出版社,都被指為不被信任的資料來源,不被採用;而聯合報這樣三大報之一,在台灣一直以來擁有廣大群眾,是舉足輕重的報紙,也被台灣的維基百科社群,認為是來不完全被信任的資料來源;那我可能因為出版社在編目的時候,強調了中華民國這四個字,而被部分意識形態較深的維基編輯社群,也就不足為奇了啊!

是啊!不足為奇,地球本來就是這樣、人類本來就是這樣,隨著時間,思想與意識都會輪替嬗變;那麼,我的文字,關於我的那些紀錄,又何足可道呢?

我若是微塵,你呢?

鄒馥曲、維基百科、條目、小說創作、小說家、寫作經驗、寫作札記
誤入口罩世代的我們

而且!我寫了這麼久,臉書的粉絲數,不過一千餘人,關注度怎麼會夠呢?

然而,我為何不積極投稿?不積極配合出版社偶而提議的促銷?

在時報十年前的審題會上,在非線索未通過最後的共識決後,我為何不繼續不斷地投,而將自己委身在一個名不經傳,甚至資金只夠出電子書的小小出版社裡?

不是說JK羅琳投稿十幾次,才終於被大出版社發掘嗎?

我怎可一挫而敗?頹然自閉?關起門來,安靜地寫?

是的,我想安靜地寫。回想起投稿時報的那段記憶,真是刻骨銘心啊!

在審題會外,我得到總編輯李采洪女士的約見,當時在場的記得還有兩位編輯,和一位業務高管。感受得出來,李女士喜歡我的小說,那種感覺,很像我十年前,在這次會議後,於BabyHome閒聊區發表小說的感覺——找到喜愛我文字的朋友——也就是那場會議裡,我被建議開辦了臉書的粉絲專頁,我自己則是在BabyHome每日連載自己的舊作,與大家即時互動。

其實會議裡,或會議外,總編輯和後來升任為主編的顏先生似乎建議我,應該直接連載非線索;因為只有非線索得到熱烈的響應,已經進到出版寒冬的出版界才有勇氣出版我的小說。

可是,我不想,我無論如何都不知道,我還沒割下臍帶的孩子,如何見眾?那就像我四、五年前,連載我初稿的【人家】,十天之後,我就沒有安全感撤下連載。

我不要我的小說沒有經過沉澱、沒有經過多次的修改,就貿然見你。

回望前塵,我翻看了當時寫給李采洪總編輯的信,那信上寫著:

「昨天,我跟一位年輕的朋友聯絡上。她是我朋友的女兒,目前念成大中文系三年級。

之前我把小說給她有閱讀習慣,高中學歷的媽媽讀。她媽媽,也就是我的朋友,喜歡不在話下,直說作者很像外星人。

當時她告訴我,她和女兒搶著讀,後來她就讓給女兒先讀。

因為,我的小說從沒有機會給那麼年輕的年輕人看過,不了解他們的感覺,於是我就打電話去問。可能因為她是唸中文系的,她說我的文字精確而讓人讀起來過癮(但我知道我自己的優缺點在哪裡,所以我這次刪去很多多餘的部分),

還有其他關於人物塑造、主題的喜歡,我這裡就不多說。

我想說的是,她說,從前她看外國的翻譯小說,老是想,為何國內沒有一本像外國那種那麼好看的小說。後來,她看了《非線索》,就覺得這就是一本像外國小說那麼豐富的小說。

她這樣講我很高興,因為我在寫小說的時候,確實是以那樣的水準去要求自己的。

雖然,我不見得做得到,但經過一次次的修稿,一次次的淬鍊,我期待我能逐漸達到。

儘管我很遺憾,我不是那種一蹴可幾的寫作天才。

後來我問那位年輕朋友,妳想妳的同學會喜歡看嗎?她很高興地說,一定會的啊。

也許她並不真的能夠代替她以外的人回答,但她的喜歡和評定,著實增添了我心中些許的信心。」

看到這段我跟總編提到的話,我不禁眼裡發痠;

是啊,在這無際的芎蒼裡、芸芸諸生中,終於還是有人聽到我的聲音!除了那個從頭到尾迷戀我文字的西莎林之外。

而這些記憶,在十年之後,都像沙漠一般失重了足跡,幾乎湮滅在Google的信箱裡。

原來,我的文字,也曾經得到年輕人這樣的評價啊!

既然,它是好看的,我就繼續寫吧!何必管維基百的條目刪不刪?

記憶中,寫偷書賊那位作家Markus Zusak曾經來台宣傳他的書;在他的書迷會上,他告訴大家:「如果有一天,你的小說賣不出去,也沒人要看,你還會想寫,那你就繼續寫吧!寫作本身,就有其價值。」

大約是921那年開始,我把專注力集中在寫作上,一度,我利用堆積文字來增加五生命的重量;因此,當我找不到讀者的時候,我便痛哭——那是投稿【異客】到九歌出版社的經驗。

那年九歌總編在信裡告訴我,怕【異客】的企圖過大,讀者看不懂,因而拒絕了對我的栽培。我痛哭一晚。直到【異客】在【皇冠】落腳之後,我才對自己編織的故事,產生了信心。

而事實是,你們並未反應過,看不懂【異客】;較諸現在詭譎多變的世紀,【異客】的出現,也是可想而知的吧?

如今,我的【死生成謎】即將出版,你們的校稿比賽,我也快要對比出結果;但編輯的路程,還很漫長,畢竟,【死生成謎】是一捲更加難解的謎底。那麼燒腦的小說,你們終究能夠看得完嗎?

罷罷罷了;看完也罷,看不完也罷;在【死生成謎】出版的那刻,我想我便退出了這趟謎局;孤身前往【冰封】探望看看,那個冷凍在地底的物種,為何會埋在這嘉義之巔、嘉明湖下?

如今,你們問我?如何看待維基百科會以我的關注度低落,刪除了我。那是因為維基認為我們出版社設立鄒馥曲的條目有廣告之嫌?

雖然他們不知道,條目是誰設立的!

好吧!廣告也罷、關注度也行?如果我無法用文字或故事吸引你的目光,那就請你就別過頭去,不要認為我的出現,干擾到你的視野。

可是,如果你願意坐下來,聽聽我說的這麼一個詭異的故事,那麼,就請你一定別走!

因為【死生成謎】終將出版;那是一個關於……你不知道的故事。

最近,我常常受到大平台的排擠,不知道為何?但鐵定不是因為我出名,而是因為我過於渺小。

只是還好,天地不大,還有箱子。

箱子正在解決技術問題,幾天後,會開放箱子的子網域給我,讓我好好地暢快地在那邊寫,不用無償地提供內容給社交平台;至少出版社的子網域,可以讓我自放廣告,讓我以文換錢(我真的窮到只剩下文字了,再無償下去,我連買電腦的錢都沒有了)

當然,我會非常節制,不讓廣告干擾到你們的閱讀。不過,你們不用擔心,我還是會在這裡,貼出我的寫作札記;分享我的寫作生活;利用載你前往的”連結”

以下連結不是我的子網域;是出版社貼的。但是是同一個主網。你們今天如果沒事,可以去看這篇櫻桃。那是我摯友杜紜溱最喜歡我的一篇短篇小說。我記得還沒發表過。

櫻桃線上免費連載

支持鄒馥曲就去充實自己

更多鄒馥曲的小說